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的设计常识
7、位置的对比
在画面两侧放置某种物体,不但可以强调,同时也可产生对比。画面的上下、左右和对角线上的四隅皆有潜在性的力点,而在此力点处配置照片、大标题或标志、记号等等,便可显出隐藏的力量。因此在潜在的对立关系位置上,放置鲜明的造形要素,可显出对比关系,并产生具有紧凑感的画面。
8、动与静的对比
一个故事的开始都有开端、说明、转变和结果。一座庭院中,也有假山、池水、草木、瀑布等等的配合。同样的在设计配置上也有激烈动态与文静部份。
扩散或流动的形状即为「动」。水平或垂直性强化的形状则为「静」。把这两者配置于相对之处,而以「动」部份占大面积。
「静」部份占小面积,并在周边留出适当的留白以强调其独立性。这样的安排,一般用来配置于画面四隅的重点。因此,「静」部份虽只占小面积,却有很强的存在感。
9、多种的对比
对比还有曲线与直线、垂直与水平、锐角与钝角等种种不同的对比。如果再将前述的各种对比和这些要素加以组合搭配,即能制作富有变化的画面。
10、起与受
版面全体的空间因为各种力的关系,而产生动态,进而支配空间。产生动态的形状和接受这种动态的另一形状,互相配合着,使空间变化更生动。
我们要建造假山庭园时很注重流水的出口,因为流水的出口是动感的出发点,整个庭园都会因它而被影响。谈到版面构成,原理也一样,起点和受点会彼此呼应、协调。两者的距离愈大,效果愈显著,而且可以利用画面的两端,不过起点和受点要特别注意平衡,必须有适当的强弱变化才好,若有一方太软弱无力就不能引起共鸣。
11、图与地
明暗逆转时,图与地的关系就会互相变换。一般印刷物都是白纸印点字,白纸称为地,黑字称图。相反的,有时会在黑纸上印上反白字的效果,此时黑底为地,白字则为图,这是黑白转换的现象。
12、平衡
走路踢到大石头时,身体会因失去平衡而跌倒,此时很自然地会迅速伸出一只手或脚,以便维持身体平衡。根据这种自然原理,如果我们改变一件好的原作品的各部份的位置,再与原作品比较分析,就能很容易理解平衡感的构成原理。
13、对称
以一点为起点,向左右同时展开的形态,称为左右对称形,英文名为symmetry。应用对称的原理即可发展出漩涡形等等复杂状态。
日常生活中,常见的对称事物确实不少,例如:佛像的配置或日本神社中神殿的配置等等。对称会显出高格调、风格化的意象。
<< 上一篇:平面设计怎样将字体加到ps软件中 | >> 下一篇:平面设计排版印刷行业专业术语大全 |
- 2017-11-27写字楼室内装修设计注意事项
- 2017-11-27室内装修设计户型设计要点
- 2017-11-25平面设计怎样将字体加到ps软件中
- 2017-11-24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用标尺工具定位
- 2017-11-18平面设计中的序列对比是什么意思
- 2017-11-16室内装修设计简约装修风格特点
- 2017-11-15室内装修客厅背景墙设计知识
- 2017-11-15室内设计装修暖色调客厅设计
- 2017-11-14平面设计软件ps怎么缩放移动图像
- 2017-11-13室内装修设计中墙裙的作用是什么
- 2017-11-13欧式风格室内装修设计细节
- 2017-11-11室内设计混搭风格的特点和注意事项
- 2017-11-11地中海室内设计风格装修选材
- 2017-11-09二手房室内设计装修如何省钱
- 2017-11-08学会如何看懂室内设计装修图纸